10月29日,中國(海東)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首單1210業務開通,標志著我省第一家跨境電商綜試區建設取得了實質性成果,也標志著我省在培育外貿新業態、構建對外開放新平臺、促進開放型經濟發展方面邁出了新的步伐。
跨境電子商務作為一種新的商務模式,已經成為當前培育經濟增長新動力、創新國際貿易新方式的重要途徑。據西寧海關綜合業務二處處長賈紅衛介紹,跨境電商零售進口是指中國境內消費者通過跨境電商第三方平臺經營者自境外購買商品,并通過“網購保稅進口”(海關監管方式代碼1210)或“直購進口”(海關監管方式代碼9610)運遞進境的消費行為。其中,網購保稅進口模式(也稱保稅備貨,海關監管方式代碼1210)是指境內電商企業根據市場預測和消費者需求,將國外商品集中運輸到國內海關特殊監管區域內,隨后根據每個消費者在電商平臺上的訂單以個人物品方式出區配送到客戶手上。
省商務廳副廳長王旭斌在開通儀式上說,海東跨境電商綜試區1210業務的開通運營,對全省外貿發展具有重大意義。將有利于打造新的經濟增長點,促進創新發展環境,激發居民消費潛力。有利于引進和培育一批有競爭力的跨境電商平臺、支付企業、物流公司、金融機構、大數據公司等全產業鏈企業,有利于跨境電商與農牧業、制造業以及旅游、文化等業態的互動發展,吸引產業、人才、資金等要素聚集,推動青海省傳統產業轉型升級。同時,跨境電商進口扁平化的線上交易模式減少了多個中間環節,使得各族群眾購買的海外產品價格更優惠、選擇的方式更靈活,品類更豐富,將有力促進居民消費升級。
西寧海關副關長米登發表示,按照先行先試的政策指引,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今后西寧海關可以在海東綜試區范圍內,通過管理、服務創新等手段,探索建立全球好貨網上銷售、配送、通關等環節的業務流程和信息化建設模式,為推動我省跨境電子商務健康發展提供可復制、可推廣的經驗。(記者 解麗娜)
(責任編輯:張云文)